最近在幼儿园出现了一种“拼爹”现象:小朋友们互相比较爸爸的职业与“功能”。
5岁半的西西(化名)不开心,原因是在幼儿园“比爸爸”的嘴巴仗里输了,比起其他的小朋友,他没有“能开车、能抓坏人又帅”的爸爸,回家之后要求妈妈替自己换一个爸爸。
事情发生在上周五的晚上。家住杨家坪的西西妈从幼儿园把西西接回家,回家后西西就一直问妈妈,“爸爸会打架不?爸爸有手枪和手铐没?”
“这么小的娃娃,说话哪里有个准头,我就回答说没有,爸爸不会打架,也没有手铐和手枪。”西西妈当时没把孩子的话放在心上。晚上,吃完牛奶准备睡觉的西西,一直看上去兴致不高,就连平时特别喜欢玩的玩具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临睡觉的时候,“他突然对我说,喊我给他换个爸爸。”
儿子一直和爸爸的感情很好,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呢?
西西妈慢慢地问儿子,才从儿子口中知道,“老师下午让娃娃些画画,画自己的爸爸。”画完画后,老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爸爸的职业。
在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完自己爸爸是干什么的之后,西西兴高采烈地跟在小朋友后面,刚大声说完“我爸爸是厨师”,几个小朋友“扑哧”一声,“我爸爸还不是会做饭,我爸爸会抓坏人,你爸爸会不会嘛?”西西顿时觉得自己很弱,虽然之后没有再和其他小朋友争论,但孩子心里还是挺不舒服的。
之后,西西妈也在幼儿园老师那里得到了确认,“几个孩子当时确实是说了这样的话。”
比爸爸不等同“拼爹”
家长要正确引导
从上周五开始,整个周末,西西都一直处在对爸爸不满意的状态中,不是吵着让爸爸去学抓坏人,就是悄悄对妈妈说:“我们换个爸爸要得不?”
西西妈已经悄悄批评过西西好几次了,但西西妈还是有些担心。昨天上班,专门请个假到了儿童医院的心理科,想问问孩子到底是怎么了,“这还了得啊,这么小就开始‘拼爹’,长大了可怎么办啊?”
儿童医院心理门诊梅其霞教授先请西西妈放宽心。“太紧张了,根本没有那么恼火。”梅其霞说,幼儿时期,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有表现欲望,会喜欢拥有好看的玩具、漂亮的衣服,“而父母本身就是距离孩子最亲近的人,把父母职业作为炫耀,不过是小孩子的虚荣心而已,跟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拼爹’没有直接的关联性。”
遇到西西这种情况,梅教授让西西妈要适当地引导孩子,“引导孩子比较的方向,同时也要树立爸爸的形象,可以带孩子去看看爸爸工作的环境,听别人对爸爸的赞扬。”树立父亲形象的同时,也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要让他明白,别人家的爸爸好,他的爸爸也不差。”
[整理自网络]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