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最近,购得一部《南怀瑾讲演录》,读来蛮有兴味,并钓出一些同感或想法,也常有“想说几句”的冲动。故打算断断续续地以“读南札记”的形式,信手写它一些。
上海人说,南怀瑾先生长期精研国学,读书数十万卷,于儒、道、佛皆有精湛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诸学,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宗师,在中西文化界享有巨大声望。
南先生说,他的书很少是自己写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跟释迦牟尼和孔子似的,是先由自己讲,再由别人记录整理而成的。正因为如此,他的《讲演录》,不仅思想火花和睿智箴言四处横溢,而且读起来显得格外随意、亲切、好玩。诚然,有些接受不了或不敢苟同的,就回避了,不去写了。
今天试笔,先就南先生的婚姻观,讲点学习心得。
南怀瑾先生说:“人为什么要成立家庭,要结婚?我常常说,好好地恋爱,慢慢地结婚。谈恋爱时都很好,一结婚常常出问题。中国古人教你夫妻之道,有一句话‘相敬如宾’。‘宾’,就是客人。客人来了,明明家里正在骂‘你妈的、你娘的’,看到客人来了,嘴一咧:‘啊,你好啊,请坐啊。’这叫对待宾客。夫妻两个相敬如宾,都要保持一个距离。谈恋爱的时候,决不说真话的。所以西方人讲,‘误会了就结婚,了解了就离婚。’结婚了以后说了真话,完了。相敬如宾,是我当年在台湾看到的,公共汽车后面写的两句话:‘保持距离,以策安全。’这叫相敬如宾。”
南先生在这里,讲了两个于婚姻最为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婚前怎么谈恋爱,一个是婚后怎么搞好夫妻关系。他谈笑风生、举重若轻,但都说到点子上去了。
谈恋爱是结婚的先行步骤,关系到婚姻质量。如今,早已不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那个年代了。即便再挑剔的父母也难以决断儿女的终身大事,都是由当事者双方拍板确定的。按说情投意合、两相情愿才能进入婚姻的殿堂的,为什么会有“七年之痒”,甚至相处几个月就要离婚呢?这就是恋爱时,“决不说真话”惹的祸,也是违背“好好地恋爱,慢慢地结婚”的结果。且不说有意向对方说假话,人总有点“护犊子”情结,总想把自己的优点强点长处尽情展示给对方,而将自己的缺点弱点短处掩饰起来,以讨得对方的欢心而不被PK。这样,自然很容易“误会了就结婚,了解了就离婚”。因而,恋爱的时间应尽可能放长一些,以便透过假象看到真象,通过优点看到缺点,即便改变不了对方,也好早有精神准备,不至于一结婚就很不适应,立马走向婚姻的“坟墓”。
结了婚怎样才能不会散伙呢?南先生说要“相敬如宾”。夫妻间相敬如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有个相敬如宾的典故,叫“举案齐眉”。说的是东汉时一个穷书生梁鸿,娶了个有钱人的女儿孟光,相互爱慕,相互尊重。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共同劳动,互敬互爱。每天梁鸿下工回家,孟光把饭菜放在托盘里,双手端着,举到眉毛一样高,恭恭敬敬送到粱鸿面前。梁鸿双手接过,夫妻一起享用。这早已成为恩爱夫妻传世佳话。如今,这种相敬如宾的好传统,可惜有点失传了。结果是,有的人结婚前怕被对方吹了,显得唯唯诺诺、百依百顺;结婚之后,觉得生米煮成了熟饭,就无所顾及,原形毕露,恣意妄为。相反,对对方要求又苛刻了,容不得对方有缺点和不足。这样,双方情感上的距离哪能不越拉越大,以至闹得不可挽回,走向分手。如果能传承相敬如宾的美德,双方都像对待客人那样敬重尊重对方,双方爱还爱不过来,亲还亲不不够,怎么会平白无故起纠纷呢?即便有点小的磨擦,也会在宽容包容之中化解了,哪会弄到剑拔弩张不可收拾的地步呢!
[作者:姚克明]
[整理自网络]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