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
1.概述
充分条件一定能保证结果的出现。
2.定义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简单地说,满足A,必然B;不满足A,不必然B,则A是B的充分条件。例如:
1. A下雨;B地湿。
2. A烧柴;B会产生二氧化碳。
3. A再过一百年;B在座的各位都不在人间了。
例子中A都是B的充分条件,确切地说,A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其一、A必然导致B;其二,A不是B发生必需的。在例子中,往地上泼水地就湿了;燃烧石油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扔一颗炸弹进去,各位就不在了,这说明A不是B发生必需的。
3.生活中的充分条件
生活中常用“如果……,那么……”、“若……,则……”和“只要……,就……”来表示充分条件。例如:
1. 如果这场比赛踢平,那么中国男足就能出线。
2. 总参命令:若飞机不能降落则直接伞降汶川。
3. 四婶问祥林嫂竟肯依,卫老婆子说:“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
不过生活中使用这些关联词语时人们往往并不考虑必要性。也就是说,满足A,必然B成立时,我们就说,如果A,那么B,或者说只要A,就B。这样就表达了条件的充分性,至于条件A是不是结果B必需的我们没有考虑。例如:
只要活着,我就要写作。
从客观上看,不满足“活着”,必然“不能写作”。所以“活着”是“我要写作”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实际上说话人在说这句话时,他只想表达满足“我活着”时必然“我要写作”。至于“不活着就不能写作”的情况虽然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生活中这些关联词语只是表达条件是充足的、充分的这个意思,而没有考虑必要性,这和逻辑学的严格定义是不同的。
充分条件的其他说法:充分的条件、充足条件、充足的条件。
必要条件
1. 概述
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简称必要条件。
2.定义
简单地说,不满足A,必然不B;满足A,不必然B,则A是B的必要条件。例如:
1. A不断呼吸;B人能活着。
2. A认识26个字母;B能看懂英文。
3. A听过京剧;B能体会到京剧的美。
例子中A都是B的必要条件,确切地说,A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其一、A是B发生必需的;其二,A不必然导致B。在例子中,不呼吸人就不能活下去;认识了26个字母不一定就能看懂英文;听过京剧未必能体会到京剧的美,这说明A不必然导致B。
3.生活中的必要条件
生活中常用“只有……,才……”或“不……,不……”来表示必要条件。例如:
1. 一个制度、一个政府,只有不断地听取批评意见,才能够不断改进工作,不断进步。(温家宝总理关于“问题奶粉”的谈话)
2. 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3. 只有每年犹太历七月初十日大祭司进入至圣所时,才能在约柜前说出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
4.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5. 不把这个杀人魔鬼处以极刑就不足以平民愤。
6.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生活中使用“只有……,才……”时人们往往并不考虑充分性。也就是说,不满足A,必然不B成立时,我们就说,只有A,才B。这样就表达了条件的必要性,至于条件A是否必然导致B我们没有考虑。例如:
只有一个人触犯了刑律,才可以依照刑法的规定处以刑罚。
从客观上看,“触犯了刑律”实际上是“可以依照刑法的规定处以刑罚”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实际上说话人在说这句话时,他只想表达不满足“触犯了刑律”时就不能“依照刑法的规定处以刑罚”的意思。至于“触犯了刑律要依照刑法的规定处以刑罚”的情况虽然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生活中“只有……,才……”只是表达条件是必需的、必要的这个意思,而没有考虑充分性,这和逻辑学的严格定义是不同的。
4. “只有……,才……”表示的必要条件
虽然“只有……,才……”句型表达条件的必要性,但很多时候它引出的条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实际上是充分必要条件。例如:
1. 只有用当年的葡萄榨取的葡萄汁为原料进行生产,葡萄酒才能标注上当年的年份。
2. 只有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 由于对数字的迷信,西藏的修练者喜欢十二岁至十六岁的“智慧女”,根据宗喀巴,只有在找不到上述女子的时候,才可以采用二十岁的。
这三个例子中,条件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所以,把句子里的“只有”改成“只要”后仍然符合逻辑。但是两种表达方式的语义是不同的。
“只有”强调必要性,忽略充分性,即强调“不是用当年的葡萄榨取的葡萄汁为原料进行生产,葡萄酒就不能标注上当年的年份”,而忽略“用当年的葡萄榨取的葡萄汁为原料进行生产,则葡萄酒能标注上当年的年份”。
假如把句子改成“只要用当年的葡萄榨取的葡萄汁为原料进行生产,葡萄酒就能标注上当年的年份”也符合逻辑。
“只要”强调充分性,忽略必要性,即强调“用当年的葡萄榨取的葡萄汁为原料进行生产,则葡萄酒能标注上当年的年份”,而忽略“不是用当年的葡萄榨取的葡萄汁为原料进行生产,葡萄酒就不能标注上当年的年份”。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罕见。例如:
这件事只有解释一会儿他才明白。
这件事只要解释一会儿他就明白了。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有时要强调必要性有时又强调充分性呢?
其实这取决于说话人的预设。预设是指暗含在语句中的一种预先设定的信息,在交际中通常表现为双方都可理解、都可接受的那种背景知识。如:“他的笔丢了”预设“他有笔”。句子“这件事只有解释一会儿他才明白”预设这件事比较复杂,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句子“这件事只要解释一会儿他就明白了”则预设这件事很简单,一下就可以说明白。由于预设不同,说话人就使用不同的关联词。
最常见的情况是:“只有……,才……”预设“难、方法唯一”;“只要……,就……”预设“易”。
例子:
只有你跟他面谈才能把他说服。——难
只要你跟他面谈就能把他说服。——易
分类目录
- arch/management (17)
- computer (38)
- java/j2ee (304)
- lnmpa (237)
- mac/iphone/ipad/android (11)
- mysql/oracle/postgresql (126)
- os/software (74)
- other (518)
- python (6)
- redis/memcached/mongo (31)
- sitebuild (143)
随便看看
标签云
程序员 创业 人生箴言 eclipse 快捷键 术语 索引 unix命令 vim wordpress java学习笔记 环境变量 oracle内置函数 index 人生 数据类型 nohup tuxedo mysql学习笔记 MS-DOS命令 servlet spring 职场进阶 职业进阶 服务器选购 服务器选型 apache JPA MongoDB 注解 tomcat 子女教育 jquery maven JVM aix命令 网络营销 java异常 seo 人生规划 关键字 css 网络推广 struts 系统优化 成长 frame iframe bluehost jdbc select 我的信仰 oracle函数 cookie HashMap 站长工具 乱码 ArrayList secureCRT jsp session tail find halt 事务 oracle单记录函数 算法 URL window table javascript操作表单元素 String 字符串处理 健康 http 域名 情感 more google A记录 域名解析 netstat 弹出对话框 弹出窗口 框架集 框架 excel 字符串 javascript函数 showModalDialog nginx number 数组 sql frameset 开源程序 java数组 软件 oracle服务友情链接
收藏链接